第10章 八卦掌套路的教学7
26.转身反背掌
(1)身体右转 重心微移至左腿 右脚外摆 左脚向右脚前内扣上步 重心在两腿中间;同时有手臂自体前向身体右侧打开 掌与胸同高 左臂不动 随即两臂屈收含合抱在胸前 右掌在外 左掌在内 掌心向里 目视圆心
(2)身体继续右转 左腿屈膝下蹲 右脚向圆心外摆 脚尖顺直 重心在左腿;同时两掌掌背分别向身体两侧抡出 右掌抡至右脚上方 左掌与肩同高
(3)重心升高 身体左转 右脚在左足前内扣上步;重心移至右腿 右腿屈蹲 左腿向圆心外摆 脚尖顺直 两臂屈臂回收合抱在胸前 随即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抡出 左掌至左脚前上方 右掌与肩同高 目视左掌
要点:1左右转体时的摆扣一定与上肢动作一起完成 同收同放 一气呵成 2两腿屈蹲时 不要全松蹲下 屈蹲腿一定吃上劲 有向上蹬起的气势來 3重心的升降随转体进行 不要突然站起或下降 4两臂抡出时 力达掌背
27.提膝腕打
左脚向右脚前内扣上步 身体右转 重心移至左腿 右膝提起;同时两臂屈肘收回 右掌向圆心伸出 掌心向内 力达手腕 右掌高与胸平 左掌同样向圆心伸出至右肘下方 掌心向内 力达手腕部;目视圆心
要点:1手法、步法变换时 动作要轻灵 2动作意识要逼真 转体时一定以腰为轴带动四肢运行
28.天马行空
沿圆圈行进半圈至右脚在前时 左脚在右脚前内扣上步 身体右转 上右步行进半圆至左脚在前;同时两手臂交换 左掌与胸同高 右掌在左肘下方;目视圆心
要点:虽然看上去只有手脚的交换 实际是腰在支配四肢运转 所以在换步、换掌时 转腰带动四肢
学练提示:
此段动作是回到起势的圈上 围绕这个圆心走转“白猿献桃”半圈 回身再向左走转“狮子张口”半圈 向圆心“风轮劈掌”、“转身反背掌” 又向右走转“提膝腕打”半圈 再向左走转“天马行空”半圈 所有这些动作都要绵绵不断 滔滔不绝 势势连接 不可间断
第五段
29.横扫千军
(1)身体左转 左脚向圆心摆步 重心仍在右腿;同时左臂内旋翻转掌心向上 自前向右向后、向左弧形至左肩前云片 掌与头同高 右掌收至左肘下方;目视左掌
(2)重心移至左腿 右脚向前上步;右掌外旋翻转 自左臂下向右、向后、摆出 掌与头同高 左掌自左向前、向右收至右臂肘关节上方 同时上体微后仰;目视右掌
(3)重心移至右腿 左腿向前上步 上体略后仰;同时左臂外旋自右手臂下向前、向左平摆至身体左后方 左掌同头高 右掌随左臂摆动收至左臂肘关节上方;目视左掌
要点:1云片掌时 上体微后仰与手臂的云片动作同时进行 2左右摆掌时 手臂与前腿动作要拉开 好像手臂上有弹性一样 将手臂拉回 此时注意腰的收放劲儿要准
30.指天插地
(1)身体左转 左脚向左后方摆步 脚尖外撇 重心移至左腿 屈膝半蹲上体前俯;同时左掌手臂屈肘收回至左肋旁磨肋向上反穿;目视左掌方向
(2)身体继续左转 右脚在左脚前扣步 左脚收至右脚内侧 脚尖点地 同时右掌自左腋下贴左臂立身上穿 指尖向上 小指侧向拧劲掌心向内 左掌附于右腋下 掌心向内;目视右掌
(3)两腿屈膝半蹲;同时左掌贴右肋向下插至右膝外侧;目视左前方
要点:指天的上手一定拧裹上穿 下插的下手一定外旋拧裹下插 上穿下插的意识要体现在动作中 臀要敛 顶要提 精神要饱满
31.枯树盘跟
(1)重心移至右腿;两掌合抱于腹前 左掌在外 右掌在内;目视左前方
(2)左脚向身体左侧上步 脚尖顺直;同时两手臂分别向身体两侧抡打 左掌至于左脚面上 右掌至于身体右侧 与左掌同高;目视左掌
(3)重心升高 并前移至左腿 身体左后转 右脚向左脚前内扣上步 重心移至右腿 左脚收至右脚内侧 屈膝半蹲 脚尖点地;同时两掌合抱于腹前 左掌在外 右掌在内;目视左前方
(4)左脚向身体左侧方上一步 重心仍在右腿;同时两掌用掌背分别向身体两侧抡打 左掌至于左脚上方 右掌至于身体右侧 右掌同左掌高
要点:摆扣的角度较大 但也因人而异 尽量摆扣 动作运动路线要清楚 肩要沉 肘要坠 动作要舒缓到位
32.大蟒翻身
(1)重心移至左腿 身体右转 右脚外摆 脚尖外撇 左脚向右脚前内扣上步 上体微前俯;同时右掌贴右肋下插至右小腿外侧;目视右掌
(2)身体继续右转 上体继续前俯;同时左掌插至右腋下 目视右后方
(3)重心仍在左腿 身体右转并向后仰身;同时左手臂外旋 向前下伸出 掌心向前上方 右手臂随身体的翻转自前向左、右后摆至头右斜上方 掌心向上;目视右手方向
要求:1重心的起伏要与动作紧密相联 2磨肋穿掌时 手臂的旋转要协调 3屈蹲前俯的情况下 还要敛臀顺肩 4翻身时 右手臂与右腿要舒展开 动作幅度大
33.怪蟒翻身
(1)重心稍移至右腿 身体左转 左脚外摆 脚尖外撇 重心又移至左腿 左手臂屈肘回收至左肋旁磨肋穿出 右掌收至左腋旁 目视左后方
(2)身体继续前俯 右脚向左脚前内扣上步;右掌掌心向上 插至左腋下 目视左上方
(3)重心移至右腿 左腿屈膝提起 上体后仰 左腿伸直 脚面展开 脚尖用力向前点出 脚与腰同高;同时右掌掌心向上、向前穿出 右掌与胸同高 左掌向身后伸出 左掌与头同高 目视右掌方向
要点:提膝点腿与上体后仰以及两臂伸展要同时进行 动作要展开 力点到达脚尖
34.白蛇伏草
(1)右腿屈蹲 重心下降 身体迅速左转 左脚外摆 脚尖外撇 重心偏于左腿 上体微前俯 左掌顺左肋下插 右手臂屈肘回收到左腋下;目视左掌
(2)右脚向左脚前内扣上步;右手臂顺左手臂下前穿至体前 掌同肩高 右掌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3)身体继续左转 左脚外摆 脚尖外撇 右脚内扣 左脚再外摆 重心在两腿中间;右臂屈肘经身体的右上方向头前盖掌 目视左前方
(4)右脚内扣上步 重心在两腿中间;右掌自头上方向左肩外侧下落 两手臂相合 两掌心均向下 右手臂在上左手臂在下 目视左前方
(5)身体左转 原地摆步、扣步 当与起势方向相同时 重心移至右腿 右腿屈膝下蹲 左脚向身体左侧伸出 脚尖内扣成仆步;同时两掌掌心向下 向身体两侧分别下按 左脚至于左脚上方 右掌至于右腰侧 目视左掌
35.收势
(1)重心升高 左脚收至右脚内侧 两脚并拢 两腿自然伸直;两手臂外旋自身体两侧向上徐徐托起 两掌与头同高;目视前方
(2)两臂内旋 掌心向下 掌指相对 经胸前下按腹前 两腿屈膝下蹲;目视前方
(3)两手臂外旋 自然下落至大腿两侧;两腿自然伸直;目视前方
要点:动作重心的升高、下降与起吸落呼相结合 动作完成时 头要上顶 颈要竖 胸要含 臀要敛 腰要立 精神要饱满
学练提示:
“横扫千军”要微仰身 指天时要尽力上指 插地时尽力蹲身下插 有忽上忽下之感 “枯树盘根”的姿势要低 转身要快 一气呵成 “大蟒翻身”时要尽力仰翻 腰身要活 “怪蟒翻身”时尽力使足面、前后掌、身体成一水平 “白蛇伏草”时的摆扣步的步数不限 以找到与起势方向一致时才能仆步 起势、收势的方向必须要一致
八卦游身连环掌比基础八掌和老八掌 无论从运动路线、运动方向、动作的难易程度上都较为复杂 所以在学习时要做到:
1.先进行步法、手法的分解练习 记清动作的运动路线、运动方向
2.当掌握后 再进行单个动作的手法、步法配合练习
3.当手脚配合较协调后 再进行组合动作练习
4.组合动作练习较协调后 再进行分段练习、半套练习、整套练习
5.套路熟练后 注意动作节奏 要快慢相间 动作意识要表现在动作中 精、气、神贯穿在整个套路中套路
§§§参考书目
《八卦掌》刘敬儒著.1994.4.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1995年.人民体育出版社
《八卦掌精要》张全亮.1999年1月.人民体育出版社
《中国武术教程》上册.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2004年1月
《八卦掌》中国武术系列规定套路编写组.1998.4.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26.转身反背掌
(1)身体右转 重心微移至左腿 右脚外摆 左脚向右脚前内扣上步 重心在两腿中间;同时有手臂自体前向身体右侧打开 掌与胸同高 左臂不动 随即两臂屈收含合抱在胸前 右掌在外 左掌在内 掌心向里 目视圆心
(2)身体继续右转 左腿屈膝下蹲 右脚向圆心外摆 脚尖顺直 重心在左腿;同时两掌掌背分别向身体两侧抡出 右掌抡至右脚上方 左掌与肩同高
(3)重心升高 身体左转 右脚在左足前内扣上步;重心移至右腿 右腿屈蹲 左腿向圆心外摆 脚尖顺直 两臂屈臂回收合抱在胸前 随即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抡出 左掌至左脚前上方 右掌与肩同高 目视左掌
要点:1左右转体时的摆扣一定与上肢动作一起完成 同收同放 一气呵成 2两腿屈蹲时 不要全松蹲下 屈蹲腿一定吃上劲 有向上蹬起的气势來 3重心的升降随转体进行 不要突然站起或下降 4两臂抡出时 力达掌背
27.提膝腕打
左脚向右脚前内扣上步 身体右转 重心移至左腿 右膝提起;同时两臂屈肘收回 右掌向圆心伸出 掌心向内 力达手腕 右掌高与胸平 左掌同样向圆心伸出至右肘下方 掌心向内 力达手腕部;目视圆心
要点:1手法、步法变换时 动作要轻灵 2动作意识要逼真 转体时一定以腰为轴带动四肢运行
28.天马行空
沿圆圈行进半圈至右脚在前时 左脚在右脚前内扣上步 身体右转 上右步行进半圆至左脚在前;同时两手臂交换 左掌与胸同高 右掌在左肘下方;目视圆心
要点:虽然看上去只有手脚的交换 实际是腰在支配四肢运转 所以在换步、换掌时 转腰带动四肢
学练提示:
此段动作是回到起势的圈上 围绕这个圆心走转“白猿献桃”半圈 回身再向左走转“狮子张口”半圈 向圆心“风轮劈掌”、“转身反背掌” 又向右走转“提膝腕打”半圈 再向左走转“天马行空”半圈 所有这些动作都要绵绵不断 滔滔不绝 势势连接 不可间断
第五段
29.横扫千军
(1)身体左转 左脚向圆心摆步 重心仍在右腿;同时左臂内旋翻转掌心向上 自前向右向后、向左弧形至左肩前云片 掌与头同高 右掌收至左肘下方;目视左掌
(2)重心移至左腿 右脚向前上步;右掌外旋翻转 自左臂下向右、向后、摆出 掌与头同高 左掌自左向前、向右收至右臂肘关节上方 同时上体微后仰;目视右掌
(3)重心移至右腿 左腿向前上步 上体略后仰;同时左臂外旋自右手臂下向前、向左平摆至身体左后方 左掌同头高 右掌随左臂摆动收至左臂肘关节上方;目视左掌
要点:1云片掌时 上体微后仰与手臂的云片动作同时进行 2左右摆掌时 手臂与前腿动作要拉开 好像手臂上有弹性一样 将手臂拉回 此时注意腰的收放劲儿要准
30.指天插地
(1)身体左转 左脚向左后方摆步 脚尖外撇 重心移至左腿 屈膝半蹲上体前俯;同时左掌手臂屈肘收回至左肋旁磨肋向上反穿;目视左掌方向
(2)身体继续左转 右脚在左脚前扣步 左脚收至右脚内侧 脚尖点地 同时右掌自左腋下贴左臂立身上穿 指尖向上 小指侧向拧劲掌心向内 左掌附于右腋下 掌心向内;目视右掌
(3)两腿屈膝半蹲;同时左掌贴右肋向下插至右膝外侧;目视左前方
要点:指天的上手一定拧裹上穿 下插的下手一定外旋拧裹下插 上穿下插的意识要体现在动作中 臀要敛 顶要提 精神要饱满
31.枯树盘跟
(1)重心移至右腿;两掌合抱于腹前 左掌在外 右掌在内;目视左前方
(2)左脚向身体左侧上步 脚尖顺直;同时两手臂分别向身体两侧抡打 左掌至于左脚面上 右掌至于身体右侧 与左掌同高;目视左掌
(3)重心升高 并前移至左腿 身体左后转 右脚向左脚前内扣上步 重心移至右腿 左脚收至右脚内侧 屈膝半蹲 脚尖点地;同时两掌合抱于腹前 左掌在外 右掌在内;目视左前方
(4)左脚向身体左侧方上一步 重心仍在右腿;同时两掌用掌背分别向身体两侧抡打 左掌至于左脚上方 右掌至于身体右侧 右掌同左掌高
要点:摆扣的角度较大 但也因人而异 尽量摆扣 动作运动路线要清楚 肩要沉 肘要坠 动作要舒缓到位
32.大蟒翻身
(1)重心移至左腿 身体右转 右脚外摆 脚尖外撇 左脚向右脚前内扣上步 上体微前俯;同时右掌贴右肋下插至右小腿外侧;目视右掌
(2)身体继续右转 上体继续前俯;同时左掌插至右腋下 目视右后方
(3)重心仍在左腿 身体右转并向后仰身;同时左手臂外旋 向前下伸出 掌心向前上方 右手臂随身体的翻转自前向左、右后摆至头右斜上方 掌心向上;目视右手方向
要求:1重心的起伏要与动作紧密相联 2磨肋穿掌时 手臂的旋转要协调 3屈蹲前俯的情况下 还要敛臀顺肩 4翻身时 右手臂与右腿要舒展开 动作幅度大
33.怪蟒翻身
(1)重心稍移至右腿 身体左转 左脚外摆 脚尖外撇 重心又移至左腿 左手臂屈肘回收至左肋旁磨肋穿出 右掌收至左腋旁 目视左后方
(2)身体继续前俯 右脚向左脚前内扣上步;右掌掌心向上 插至左腋下 目视左上方
(3)重心移至右腿 左腿屈膝提起 上体后仰 左腿伸直 脚面展开 脚尖用力向前点出 脚与腰同高;同时右掌掌心向上、向前穿出 右掌与胸同高 左掌向身后伸出 左掌与头同高 目视右掌方向
要点:提膝点腿与上体后仰以及两臂伸展要同时进行 动作要展开 力点到达脚尖
34.白蛇伏草
(1)右腿屈蹲 重心下降 身体迅速左转 左脚外摆 脚尖外撇 重心偏于左腿 上体微前俯 左掌顺左肋下插 右手臂屈肘回收到左腋下;目视左掌
(2)右脚向左脚前内扣上步;右手臂顺左手臂下前穿至体前 掌同肩高 右掌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3)身体继续左转 左脚外摆 脚尖外撇 右脚内扣 左脚再外摆 重心在两腿中间;右臂屈肘经身体的右上方向头前盖掌 目视左前方
(4)右脚内扣上步 重心在两腿中间;右掌自头上方向左肩外侧下落 两手臂相合 两掌心均向下 右手臂在上左手臂在下 目视左前方
(5)身体左转 原地摆步、扣步 当与起势方向相同时 重心移至右腿 右腿屈膝下蹲 左脚向身体左侧伸出 脚尖内扣成仆步;同时两掌掌心向下 向身体两侧分别下按 左脚至于左脚上方 右掌至于右腰侧 目视左掌
35.收势
(1)重心升高 左脚收至右脚内侧 两脚并拢 两腿自然伸直;两手臂外旋自身体两侧向上徐徐托起 两掌与头同高;目视前方
(2)两臂内旋 掌心向下 掌指相对 经胸前下按腹前 两腿屈膝下蹲;目视前方
(3)两手臂外旋 自然下落至大腿两侧;两腿自然伸直;目视前方
要点:动作重心的升高、下降与起吸落呼相结合 动作完成时 头要上顶 颈要竖 胸要含 臀要敛 腰要立 精神要饱满
学练提示:
“横扫千军”要微仰身 指天时要尽力上指 插地时尽力蹲身下插 有忽上忽下之感 “枯树盘根”的姿势要低 转身要快 一气呵成 “大蟒翻身”时要尽力仰翻 腰身要活 “怪蟒翻身”时尽力使足面、前后掌、身体成一水平 “白蛇伏草”时的摆扣步的步数不限 以找到与起势方向一致时才能仆步 起势、收势的方向必须要一致
八卦游身连环掌比基础八掌和老八掌 无论从运动路线、运动方向、动作的难易程度上都较为复杂 所以在学习时要做到:
1.先进行步法、手法的分解练习 记清动作的运动路线、运动方向
2.当掌握后 再进行单个动作的手法、步法配合练习
3.当手脚配合较协调后 再进行组合动作练习
4.组合动作练习较协调后 再进行分段练习、半套练习、整套练习
5.套路熟练后 注意动作节奏 要快慢相间 动作意识要表现在动作中 精、气、神贯穿在整个套路中套路
§§§参考书目
《八卦掌》刘敬儒著.1994.4.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1995年.人民体育出版社
《八卦掌精要》张全亮.1999年1月.人民体育出版社
《中国武术教程》上册.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2004年1月
《八卦掌》中国武术系列规定套路编写组.1998.4.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