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八卦掌的基本技术
§§§第一节八卦掌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
本章提要:
本章系统地介绍了八卦掌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和八卦掌的手形、步形、手法、步法、腿法等练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八卦掌的基本技术,为学习八卦掌套路奠定基础。
“十要八法”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练习八卦掌时对周身各部位要领。
一、十要
1.头
头正颈直,二目平视,虚领顶劲,有神有意。
2.背
含胸圆背,力催身前,不僵不滞,舒展自然。
3.肩
双肩里合,宜松宜垂,劲力到手,肩之所为。
4.臂
前臂屈伸,后臂护身,滚钻争裹,变化随心。
5.肘
沉肩坠肘,力量到手,肘法要诀,攻中有守。
6.手
拇指外展,中指上伸,四五贴拢,虎口圆分。
7.腰
腰如轴立,刚柔相济,有拧有翻,灵活有力。
8.臀
谷道缩提,任督交会,气纳丹田,吸胯溜臀。
9.股
前股领路,后股支撑,合膝裹裆,剪股之形。
10.足
里足直出,外足微扣,行步趟泥,五指微扣。
二、八法
1.三顶
头要顶,舌要顶,掌要顶。
头上顶,有冲天之雄;舌上顶,可生津液;手掌外顶,有利于力贯掌指。
2.三扣
两肩扣,掌背扣,足背扣。
两肩扣,气力可以到肘;掌背扣,气力可以到手;足背扣,力发于足,力达于全身。
3.三圆
脊背圆,前胸圆,虎口圆。
脊背圆,力能催前;前胸圆,两肱力全;虎口圆,掌指力厚,力能外宣。
4.三敏
心要敏,眼要敏,掌要敏。
心敏能随机应变;眼敏能眼观六路,监察机宜;掌敏能先发制人。
5.三抱
心意抱,两肋抱,胆量抱。
心意拢抱,气不外宣;两肋拢抱,出入力全;胆量抱身,临敌不乱。
6.三垂
气要垂,肩要垂,肘要垂。
气垂则气沉丹田,肩垂则力催肘前,肘垂则两臂自圆。
7.三屈
两臂屈,两腿屈,两腕屈。
两臂屈则力浑厚;两腿屈则可催身;两腕屈则掌力坚。
8.三挺
颈要挺,腰要挺,膝要停。
颈项挺,精神贯顶;腰挺则力贯全身;膝挺则纵弹有力,气腾神怡。
§§§第二节八卦掌的手掌身腿步
一、手形:掌
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八卦掌以掌当拳,因为掌比拳优越,它不仅比拳长出了一指,而且掌心可用,掌根可用,掌沿可用,掌腕可用,掌背可用,手张五指各有各的用处。下面介绍八卦掌的掌形(以程式八卦掌为例)
龙爪掌:拇指外张,虎口撑圆,食指回领,中指上顶,无名指与小指内裹,掌心涵空,塌腕前顶。
龙爪掌的掌形变化分为仰掌、俯掌、竖掌、抱掌、劈掌、撩掌、挑掌、螺旋掌8种。现分别图解如下:
1.仰掌
掌心向上,五指分开、掌心凹空。
2.俯掌
掌心向下,五指分开。
3.竖掌
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向上分开竖直,拇指斜向上与食指成八字形,掌心向外,手腕上屈。也有掌心向里或向左右者,亦叫竖掌。左右手相同。
4.抱掌
五指分开,拇指侧朝上,掌心向里,屈肘向身前做环抱状。
5.劈掌
五指分开,拇指侧朝上,小指侧向下,掌指向前,由上向下直劈。
6.撩掌
五指分开,拇指侧向上,掌心向里,由下向前撩出。
7.挑掌
五指分开,由下向前、向上挑出,掌指向上。
8.螺旋掌
五指分开,向前,向上,臂外旋上举,小指侧对向面部,掌心向外,掌指向上。
二、掌法
1.推掌
臂微屈,塌腕立掌,掌心向前推出,力达掌根。
2.托掌
掌心向前上或侧上托起,沉肩坠肘,力达掌心。
3.带掌
屈臂掌心向下,由体前向两侧或身后掳带。
4.领掌
屈臂掌心向上,由体前向两侧上方上领。
5.云掌
屈臂掌心向上,以肘为轴,在头部前上方绕平圆,用小指外沿向前片击,力达掌沿。
6.磨掌
小臂微屈,屈腕内旋,掌心向上,沿肋向身后伸出,亦名磨肋掌。
7.掖掌
掌指向下,掌心向前掖撞,或掌心向后下,沿肋向体侧掖撞,臂微屈,力达掌根。
8.按掌
掌心向前下或侧下按,臂微屈,力达掌心。
9.削掌
掌心向下,利用小指外沿平行削击,力达掌沿。
10.插掌
指尖向下,臂由屈到直,向下或斜下插击,力达指尖。
11.劈掌
用小指外沿自上而下劈砸对方,力达掌沿。
12.挑掌
拇指侧向上,臂微屈,由下向上挑起成侧掌。
13.穿掌
掌心向上或侧掌,沿另一臂下向前或前上方穿出,力达指尖。
14.撩掌
拇指向下,侧掌向体前或体侧撩出,力达掌外沿。
15.拨掌
小臂微屈,掌由体前内旋或外旋向左或右拨动。
16.探掌
掌心向下或向上,掌指向前迅速探伸,用掌指插击对方,力达指尖。
17.挤掌
前臂屈肘横于体前,后掌挤打前臂,亦名合子掌。
18.截掌
用掌指外沿向上、向下、向左、向右拦截对方来手。
19.搂掌
掌心向下,经体侧平圆划弧后再回向搂抱。
20.撞掌
掌心向前,双掌腕部贴拢,掌指相对,两臂圆撑向前撞击。
21.抱掌
两掌掌心相对,掌指向前,屈臂举于头上或体侧。
22.盖掌
臂微屈,掌心向前,经脑后向体前盖击,高与肩平。
23.缠掌
以腕为轴,小指变钩向上或向下缠绕对方来手。
24.开掌
掌心向上,臂由体前向外侧横开掌。
25.反背掌
以掌背向体侧或体前摔打,为反背掌。五指握拳,拳眼向上,以拳背向体侧擂打,名为反背捶。
26.刁手
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对方腕部或肘部或小臂,又猛又冷又脆又快的向左、向右、向斜上、向斜下的带动。
三、步形
1.弓步
前腿屈膝,大腿与地面约成45度,脚尖微扣,膝与脚尖基本垂直,后腿自然伸直,脚尖斜向前,两脚全脚着地。
2.半弓步
前腿屈膝,大腿与地面约成45度,脚尖微扣,膝与脚尖基本垂直,后腿自然弯曲蹬地,全脚着地,脚尖斜向前,重心在两腿之间。
3.马步
两脚分开,距离约为三脚长,脚尖正对前方,膝部与脚尖垂直,上身正直,收胯敛臀,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
4.半马步
前脚微内扣,后脚横向外,两脚距离约三脚长,后腿屈蹲高于水平,前腿稍屈,体重略偏于后腿。
5.仆步
一腿全蹲,大小腿靠紧,全脚着地,脚尖稍外展;另一腿伸直于体侧,接近地面,全脚着地,脚尖内扣。
6.夹剪步
两腿一前一后,全脚着地。前腿微屈,脚尖正直,后脚斜外展,屈蹲高于水平,重心偏于后腿。
7.丁步
一腿微屈,全脚着地;另一腿屈收,脚掌点地,停于支撑腿脚内侧或稍前处。
8.提步
两腿屈膝相并,一腿支撑,另一腿提靠于支撑腿内侧脚踝关节处,脚掌平行于地面。
9.歇步
两腿交叉屈膝全蹲或半蹲,前脚全脚着地,脚尖外展;后脚脚跟离地,全蹲时臀部坐于小腿上,接近脚跟。半蹲时,后腿膝部顶在前腿膝窝处。
四、步法
1.行步(趟泥步)
(1)直行:上身正直,两腿弯曲,一腿向前迈进,另一腿擦前腿内侧脚踝前行。
(2)走圈:上身正直,两腿弯曲,里侧腿沿弧向前迈进,脚尖向前或微向外摆,外侧腿擦里侧腿内侧脚踝前行,脚尖微扣,落地时脚指抓地,两腿交替前行。
2.扣步
(1)“八”字扣步:上步落地时脚尖内扣,两脚尖相对成“八”字形。
(2)“丁”字扣步:同八字扣步,惟落地时脚尖内扣幅度稍大,与后脚形成“丁”字形。
3.摆步
脚尖外展沿弧线上步,两脚成错综“八”字形。
4.上步
后脚前进一步或前脚前进半步。
5.退步
前脚后退一步。
6.跟步
前脚前进,后脚跟进。
7.撤步
后脚后退半步。
8.插步
两腿错步站立,一腿屈膝,全脚掌着地,脚尖外展;另一腿伸直后插,脚掌着地,身体向前腿同侧方向扭转。
9.开步
一腿不动,另一腿横向迈步。
五、腿法
1.摆腿
凡以足面向外摆击对方的腿法,暗含有套、顶、踩、踏之法。
2.扣腿
凡以足底向里横扣对方的脚法,暗含有勾、挂、挫、绊之法。
4.切腿
腿右屈到伸,脚尖勾起并内转,以脚外沿向前、向下切跺,力达脚外缘。
5.踢腿
脚面绷平,直向前上方踢起,力达脚面。
6.点腿
屈膝提起,脚面绷平,以脚尖向前快速点出,力达脚尖。
7.蹬腿
由屈到伸,足尖勾起,向体侧或身后蹬出,力达脚跟。
8.踹腿
提膝,足尖勾起,由屈到伸向体前或体侧踹出,力达脚掌。
六、身法
起折转换,拧滚闪翻,抽摇吸化,屈收展放,轻快灵活,连贯平稳,以腰为轴,周身协调。
...
§§§第一节八卦掌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
本章提要:
本章系统地介绍了八卦掌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和八卦掌的手形、步形、手法、步法、腿法等练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八卦掌的基本技术,为学习八卦掌套路奠定基础。
“十要八法”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练习八卦掌时对周身各部位要领。
一、十要
1.头
头正颈直,二目平视,虚领顶劲,有神有意。
2.背
含胸圆背,力催身前,不僵不滞,舒展自然。
3.肩
双肩里合,宜松宜垂,劲力到手,肩之所为。
4.臂
前臂屈伸,后臂护身,滚钻争裹,变化随心。
5.肘
沉肩坠肘,力量到手,肘法要诀,攻中有守。
6.手
拇指外展,中指上伸,四五贴拢,虎口圆分。
7.腰
腰如轴立,刚柔相济,有拧有翻,灵活有力。
8.臀
谷道缩提,任督交会,气纳丹田,吸胯溜臀。
9.股
前股领路,后股支撑,合膝裹裆,剪股之形。
10.足
里足直出,外足微扣,行步趟泥,五指微扣。
二、八法
1.三顶
头要顶,舌要顶,掌要顶。
头上顶,有冲天之雄;舌上顶,可生津液;手掌外顶,有利于力贯掌指。
2.三扣
两肩扣,掌背扣,足背扣。
两肩扣,气力可以到肘;掌背扣,气力可以到手;足背扣,力发于足,力达于全身。
3.三圆
脊背圆,前胸圆,虎口圆。
脊背圆,力能催前;前胸圆,两肱力全;虎口圆,掌指力厚,力能外宣。
4.三敏
心要敏,眼要敏,掌要敏。
心敏能随机应变;眼敏能眼观六路,监察机宜;掌敏能先发制人。
5.三抱
心意抱,两肋抱,胆量抱。
心意拢抱,气不外宣;两肋拢抱,出入力全;胆量抱身,临敌不乱。
6.三垂
气要垂,肩要垂,肘要垂。
气垂则气沉丹田,肩垂则力催肘前,肘垂则两臂自圆。
7.三屈
两臂屈,两腿屈,两腕屈。
两臂屈则力浑厚;两腿屈则可催身;两腕屈则掌力坚。
8.三挺
颈要挺,腰要挺,膝要停。
颈项挺,精神贯顶;腰挺则力贯全身;膝挺则纵弹有力,气腾神怡。
§§§第二节八卦掌的手掌身腿步
一、手形:掌
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八卦掌以掌当拳,因为掌比拳优越,它不仅比拳长出了一指,而且掌心可用,掌根可用,掌沿可用,掌腕可用,掌背可用,手张五指各有各的用处。下面介绍八卦掌的掌形(以程式八卦掌为例)
龙爪掌:拇指外张,虎口撑圆,食指回领,中指上顶,无名指与小指内裹,掌心涵空,塌腕前顶。
龙爪掌的掌形变化分为仰掌、俯掌、竖掌、抱掌、劈掌、撩掌、挑掌、螺旋掌8种。现分别图解如下:
1.仰掌
掌心向上,五指分开、掌心凹空。
2.俯掌
掌心向下,五指分开。
3.竖掌
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向上分开竖直,拇指斜向上与食指成八字形,掌心向外,手腕上屈。也有掌心向里或向左右者,亦叫竖掌。左右手相同。
4.抱掌
五指分开,拇指侧朝上,掌心向里,屈肘向身前做环抱状。
5.劈掌
五指分开,拇指侧朝上,小指侧向下,掌指向前,由上向下直劈。
6.撩掌
五指分开,拇指侧向上,掌心向里,由下向前撩出。
7.挑掌
五指分开,由下向前、向上挑出,掌指向上。
8.螺旋掌
五指分开,向前,向上,臂外旋上举,小指侧对向面部,掌心向外,掌指向上。
二、掌法
1.推掌
臂微屈,塌腕立掌,掌心向前推出,力达掌根。
2.托掌
掌心向前上或侧上托起,沉肩坠肘,力达掌心。
3.带掌
屈臂掌心向下,由体前向两侧或身后掳带。
4.领掌
屈臂掌心向上,由体前向两侧上方上领。
5.云掌
屈臂掌心向上,以肘为轴,在头部前上方绕平圆,用小指外沿向前片击,力达掌沿。
6.磨掌
小臂微屈,屈腕内旋,掌心向上,沿肋向身后伸出,亦名磨肋掌。
7.掖掌
掌指向下,掌心向前掖撞,或掌心向后下,沿肋向体侧掖撞,臂微屈,力达掌根。
8.按掌
掌心向前下或侧下按,臂微屈,力达掌心。
9.削掌
掌心向下,利用小指外沿平行削击,力达掌沿。
10.插掌
指尖向下,臂由屈到直,向下或斜下插击,力达指尖。
11.劈掌
用小指外沿自上而下劈砸对方,力达掌沿。
12.挑掌
拇指侧向上,臂微屈,由下向上挑起成侧掌。
13.穿掌
掌心向上或侧掌,沿另一臂下向前或前上方穿出,力达指尖。
14.撩掌
拇指向下,侧掌向体前或体侧撩出,力达掌外沿。
15.拨掌
小臂微屈,掌由体前内旋或外旋向左或右拨动。
16.探掌
掌心向下或向上,掌指向前迅速探伸,用掌指插击对方,力达指尖。
17.挤掌
前臂屈肘横于体前,后掌挤打前臂,亦名合子掌。
18.截掌
用掌指外沿向上、向下、向左、向右拦截对方来手。
19.搂掌
掌心向下,经体侧平圆划弧后再回向搂抱。
20.撞掌
掌心向前,双掌腕部贴拢,掌指相对,两臂圆撑向前撞击。
21.抱掌
两掌掌心相对,掌指向前,屈臂举于头上或体侧。
22.盖掌
臂微屈,掌心向前,经脑后向体前盖击,高与肩平。
23.缠掌
以腕为轴,小指变钩向上或向下缠绕对方来手。
24.开掌
掌心向上,臂由体前向外侧横开掌。
25.反背掌
以掌背向体侧或体前摔打,为反背掌。五指握拳,拳眼向上,以拳背向体侧擂打,名为反背捶。
26.刁手
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对方腕部或肘部或小臂,又猛又冷又脆又快的向左、向右、向斜上、向斜下的带动。
三、步形
1.弓步
前腿屈膝,大腿与地面约成45度,脚尖微扣,膝与脚尖基本垂直,后腿自然伸直,脚尖斜向前,两脚全脚着地。
2.半弓步
前腿屈膝,大腿与地面约成45度,脚尖微扣,膝与脚尖基本垂直,后腿自然弯曲蹬地,全脚着地,脚尖斜向前,重心在两腿之间。
3.马步
两脚分开,距离约为三脚长,脚尖正对前方,膝部与脚尖垂直,上身正直,收胯敛臀,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
4.半马步
前脚微内扣,后脚横向外,两脚距离约三脚长,后腿屈蹲高于水平,前腿稍屈,体重略偏于后腿。
5.仆步
一腿全蹲,大小腿靠紧,全脚着地,脚尖稍外展;另一腿伸直于体侧,接近地面,全脚着地,脚尖内扣。
6.夹剪步
两腿一前一后,全脚着地。前腿微屈,脚尖正直,后脚斜外展,屈蹲高于水平,重心偏于后腿。
7.丁步
一腿微屈,全脚着地;另一腿屈收,脚掌点地,停于支撑腿脚内侧或稍前处。
8.提步
两腿屈膝相并,一腿支撑,另一腿提靠于支撑腿内侧脚踝关节处,脚掌平行于地面。
9.歇步
两腿交叉屈膝全蹲或半蹲,前脚全脚着地,脚尖外展;后脚脚跟离地,全蹲时臀部坐于小腿上,接近脚跟。半蹲时,后腿膝部顶在前腿膝窝处。
四、步法
1.行步(趟泥步)
(1)直行:上身正直,两腿弯曲,一腿向前迈进,另一腿擦前腿内侧脚踝前行。
(2)走圈:上身正直,两腿弯曲,里侧腿沿弧向前迈进,脚尖向前或微向外摆,外侧腿擦里侧腿内侧脚踝前行,脚尖微扣,落地时脚指抓地,两腿交替前行。
2.扣步
(1)“八”字扣步:上步落地时脚尖内扣,两脚尖相对成“八”字形。
(2)“丁”字扣步:同八字扣步,惟落地时脚尖内扣幅度稍大,与后脚形成“丁”字形。
3.摆步
脚尖外展沿弧线上步,两脚成错综“八”字形。
4.上步
后脚前进一步或前脚前进半步。
5.退步
前脚后退一步。
6.跟步
前脚前进,后脚跟进。
7.撤步
后脚后退半步。
8.插步
两腿错步站立,一腿屈膝,全脚掌着地,脚尖外展;另一腿伸直后插,脚掌着地,身体向前腿同侧方向扭转。
9.开步
一腿不动,另一腿横向迈步。
五、腿法
1.摆腿
凡以足面向外摆击对方的腿法,暗含有套、顶、踩、踏之法。
2.扣腿
凡以足底向里横扣对方的脚法,暗含有勾、挂、挫、绊之法。
4.切腿
腿右屈到伸,脚尖勾起并内转,以脚外沿向前、向下切跺,力达脚外缘。
5.踢腿
脚面绷平,直向前上方踢起,力达脚面。
6.点腿
屈膝提起,脚面绷平,以脚尖向前快速点出,力达脚尖。
7.蹬腿
由屈到伸,足尖勾起,向体侧或身后蹬出,力达脚跟。
8.踹腿
提膝,足尖勾起,由屈到伸向体前或体侧踹出,力达脚掌。
六、身法
起折转换,拧滚闪翻,抽摇吸化,屈收展放,轻快灵活,连贯平稳,以腰为轴,周身协调。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