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4.第14章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很快,公交车就到了江南市,彦启拉住了要下车的俞风和,愣是又往前坐了几站,来到江南市的文化街才下来车。

    “我们要怎么赚钱啊?现在我们手里也就只有48元了。”从小到大从未为钱担忧过的俞风和很有些犯愁:“不然我们就用这些钱买些菜做些菜吧,大不了简陋一点。”

    “不到五十元的本钱,没有丝毫助力,一个下午的时间,确实,这个钱是不太好赚。但是,也不是一点都赚不到。”彦启此时又戴上了那个面具,也趁着大家都没注意到这边时帮助俞风和戴上同款的黑色面具:“我们也不要赚很多,只要一两百块的晚餐钱就够了。”

    “那你说要怎么做。”俞风和只当彦启是帮忙化妆的同门,丝毫不介意彦启帮忙戴面具的行为,殊不知在其他人眼里,两人一高大、一清俊,画面有着说不出的和谐与美好。

    “跟我来”彦启神秘地一笑,拉上俞风和走向路边的一家纸店。

    文化街旁边有一个公园,这个点聚集着晨练未回的老年人,买菜归来的中年人,还有零星几个来公园约会的小情侣。人不算很多,但是也还有不少。

    公园里很有几个摆摊的小摊贩,都聚集在公园规划出来的一块专门的地方。大多是卖一些观赏鱼、小乌龟等便宜又适宜家养的小宠物的,在这群小贩中,有两个年轻人却显得格外的不同:

    他们穿着整齐得体的衣服,看得出来质料很好,身材高大的那个体格健硕却不臃肿,较为娇小的身材修长,纤秾合度。奇怪的是这两个人都带着黑色的贴面面具,挡住了脸孔。

    如果你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江南市人民,那你很快就会发现那隐藏在不远处的镜头,作为一个精神文明极度发达的城市,经常会有剧组在江南市取景。

    这两个年轻人说是小贩,但是也不知道是要卖什么,身前只有一张放着一沓明信片的简易桌子,两个人也不吆喝,就只是简简单单的坐在那里,偶尔交谈两句。

    不过,帅哥蒙上脸也还是帅哥。两个不同类型的帅哥坐在一起,杀伤力更是成倍的向上翻。不一会儿,就有几个小姑娘开始是不是的晃过这一片,假装着路过。更有几个见多识广的江南市民猜到这是哪个节目组在拍摄,干脆找了个地方专门看热闹。

    终于,一位十七八岁的姑娘鼓起勇气光顾了俞风和和彦启的生意,打破了坚冰。

    “你好,请问你想要看些什么,我们这里提供贺卡、手账等纸稿服务。非常适合您这样的文艺小清新哦。”彦启看起来是个不好接近的人,推销起来却显得极为热情,倒是俞风和,在旁边张了几次嘴还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额,那你们这边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其实女生并不是很懂这个摊子到底是做什么的,但是看在帅哥和“文艺小清新”的份上,她还是耐心的问了一句。俞风和注意到,周围有好几个路过的姑娘都下意识的放满了脚步。

    “您看这边的空白卡片,”彦启一边说一边示意顾客看放在桌上的那叠明信片,这些明信片都是从文具店批发来的,就是那种路边精品店里常见的。来买东西的小女生却觉得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笼罩在帅哥光环下的原因,这沓明信片每一张看起来都非常的美好。

    她不由的在心里默默地唾弃自己的花痴,虽然本身看摊主帅就上门的行为就已经很花痴了。

    只听耳边那个高个摊主浑厚磁性的声音还在继续介绍:“您可以自己选择,也可以由我们为您定制,在明信片上为您献上诚挚的祝福,同时我们还有音乐贺卡的服务,就是由我身边这位帅哥,为您演唱,您可以用自己的录音设备录制。这是我们的曲目表,请过目。价位的话,单独的贺卡是5元一份,音乐贺卡是15元一份。”

    此时已经又有一些人围到了摊子的附近,有好事的路人瞥向演唱曲目表,只见一张a4纸上写了两排整齐的钢笔字,左边的字字体豪迈飞扬、粗犷霸气,右边的字迹清秀娟丽,尾端总是带着微微地小卷,有一种内蕴的华丽。内容就是时下的一些流行歌曲,主题大多是祝愿、友谊之类的。

    不过,混在一堆音乐里的为什么还有《长亭送别》、《十八相送》……,简直槽多无口好吗?这样的商品怎么可能卖的出去。路人摇摇头,准备走开。

    “老板,来张带音乐的贺卡,音乐点《那些花儿》,贺卡帮我写上‘珍重、爱你、再见’‘赠好友林深深’几个字,就用第一种字体写吧!”

    掏出一直放置在身上的钢笔,彦启认真的为客人写下需求的字句。这是一张水墨渲染的埃菲尔铁塔的明信片,精心的排版和飞舞的字迹使得这张普普通通的明信片有了一种艺术品的感觉。彦启又从桌下拿出一张带着干花的信封,开始装饰这份礼物。

    俞风和也示意过顾客后就开始旁若无人的唱歌,此时的公园还是很有些嘈杂的,但是少年清透的嗓音却好像有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歌声悠扬,唱歌人常年的习惯使得他不由的在唱歌时带一点微微地后鼻音,一点点古韵浅浅的弥漫在歌声中,吸引了许多本来没有注意到这个角落的游人,但是奇异的是,尽管人群越聚越多,声音却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分贝,好像是不忍打扰这个少年的歌声似得。

    俞风和的唱功很好,戏曲是一种高级的演唱表演形式,这首歌要唱好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戏剧演唱的功底更是给他的演唱带来了自己的特色。

    一曲袅袅,买了全套的妹子眼睛已经有些微红了,她默默地扔下二十元,连找零都不要了,抓起包装好的贺卡就走了,好像后面有谁在追赶一样。

    妹子走后,场面好像一下子就打开了:

    “老板,给我来一份全套的,贺卡写……,也点《那些花儿》”

    “还有我,还有我,……”

    “我只要贺卡,写上……”

    奇怪的是,尽管人很多,大家却自发的保持了一个相对良好的纪律,就连报要求都轻声慢语,还不是的关怀唱歌的小哥的嗓子的问题。

    很快,所有的200份贺卡都被卖完了,132个人单独买了贺卡,还有68人买了全套,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赚取了1680元,扣除要给卡片批发商的150元费用,还赚了1530元,为了表示对批发商愿意先交订金拿货后付全款的批发方式的感谢,干脆多给了批发商30元,那就是还赚1500元,直接翻了30倍。

    俞风和简直无法理解这件事情,说实话,他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买他们的帐,一开始听到彦启的计划的时候,他真的做好了倒数第一的准备,只是他不擅长拒绝别人,彦启有强势惯了,说话自有一种威严,他根本不可能去实行这个计划。万万没想到现在不仅赚了,还是大赚,现在赚钱已经这么容易了吗?

    彦启好像是看出来俞风和的疑问,内心实在是有些无奈。

    其实今天的成功并不具备长期的可行性。文化街的公园游人以附近几个大学的学生和小区的居民为主。这些人普遍比较富裕,有相当的文化素养,尤其是大学生们,现在正值毕业季,正是离情依依、恋恋不舍的时候。花一点小钱,买这样一份贺卡既显得文艺,有表达了离情,何乐而不为呢。

    他不准备给俞风和解释这些,俞风和就好像是生活在笼子里的金丝雀,这并不是再说他经不起风浪,只能做一个被别人保护的玩物。事实上,彦启清楚的知道,俞风和内心有着很强大的傲气。但是,俞风和是一个一心追求艺术和美的人,他每天想着的,是怎样提升自身的技艺水平,因而不管寒暑,苦练不辍。这样的一个人是不应该沾染金钱、利益甚至柴米油盐的。那不仅会伤害艺术,他自己也不会快乐。

    这个笼子,曾经是由俞风和的父母为他编织撑起的,但是随着俞风和进入娱乐圈,他父母的能量就有些不够了。此时的俞风和非常需要一个强势的人物介入他的生活,帮助他、支撑他的梦想。虽然不知道以他的性格为什么会进入娱乐圈,但是这正是他的机会,他彦启,就是那个能够继续撑起这个金笼子的人。

    俞风和,他势在必得。

    彦启不想让俞风和过多地考虑这些事情,他霸道的认为这些都是他要考虑的,面对俞风和询问的目光,彦启不动声色的岔开话题:“你等下想去买什么菜,我们现在有怎么多的钱,可以做的丰盛一点。”

    俞风和瞥了他一眼,有些生气,这人怎么这样啊,不想说就不要说,转移什么话题啊。

    望着俞风和有些怒气的背影,彦启宠溺的笑了笑,幽深的黑眸弯成好看的形状。